今天是
网站无障碍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基层基础建设
鄂托克前旗人民检察院:红韵铸检魂 护苗向朝阳
时间:2025-10-2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在内蒙古西南部的广袤土地上,鄂托克前旗这片浸润着革命热血的红色沃土,不仅镌刻着国家一类革命老区的荣光,更承载着陕甘宁边区红色基因的独特传承。鄂托克前旗人民检察院深耕红色沃土,以党建为引领,深化“马兰花开”品牌建设,将红色文化与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紧密相连,走出了一条“红韵铸检魂 护苗向朝阳”的特色之路,让红色基因与法治精神在未成年人心中生根发芽。


深挖红色根脉

让党建引领的教育“有料”更“有魂”


“要让法治教育有温度,必先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秉持这一理念,鄂前旗检察院的党员干部走进“1+8+N”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与红色历史学者围坐窑洞,听三边地委在革命时期制定的乡规民约;跟随讲解员梳理先辈们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群众权益的法治实践;在专题研讨会上展开热烈讨论,将革命先辈坚守公平正义的精神内核,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立法精神相对照,成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源头活水”。


他们走访老党员革命后代,收集更多鲜活的法治故事:有战士严守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坚守,有干部公平调解邻里矛盾的智慧……这些口述历史与档案文献相互印证,共同构筑起内容详实、情感饱满的红色教育素材库,让党建引领下的法治教育既有历史厚度,更有精神高度。


定制法治宣讲

让党建赋能的教育“有趣”更“有效”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知识的接受度不一样,宣讲内容必须量身定制基于这样的思考,检察院的法治副校长们推出了一校一策的定制化宣讲服务。


面对小学生,借助故事引导孩子们讨论为什么要爱护他人财物,自然引出《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成具体的生活道理。

针对中学生,宣讲则上升到红色精神与公民责任的深度探讨,通过案例研讨、辩论等形式解读公民参与公益活动受法律保障”“言论自由有法律边界等内容,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与社会责任意识。

鄂前旗检察院精心录制的红色根脉代代传,薪火传承育未来未成年人法治课成功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检察机关精品法治课。


凝聚三方合力

让党建驱动的教育“有温度”更“有力度”


党建引领下的育人实践,从来不是单打独斗。鄂前旗检察院积极联动学校、家庭,构建起检校携手、检家同心的协同育人新生态。

在学校,法治班主任与学校班主任建立每月沟通机制,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对苗头性问题共同研判、提前介入,守护校园净土。

在家庭,创新推出监护督促令+红色故事手册模式将红色故事随监护督促令一同送家长手中,指导亲子共读。同时,建立跟踪帮扶机制,定期回访家庭并调整教育计划,邀请心理专家提供辅导,用红色力量修复家庭育人功能,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重归正途。


红色基因的传承没有终点,法治护航的使命永不停歇。鄂托克前旗人民检察院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让红色铸魂、法治护航的温暖实践,陪伴更多青少年健康成长。


 
全国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系统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新浪微博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
网上接访
检察长信箱
鄂尔多斯检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阿镇文明东街阳光大厦 邮编:017200 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电话:0477-8332000 0477-8599093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10号